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執政就是無恥的打壓運動員!政治干預體育

真是悲哀了!一個代表臺灣出賽國際大賽的競速滑冰選手黃郁婷,在運動賽場上努力為臺灣爭光,流汗流淚的苦練後站上北京冬奧賽場,撐著大大的「中華臺北」旗幟進場,這原本是大大的榮譽,她卻面臨臺灣綠色政客的政治追殺,被網上綠色酸民群起攻之,還無限上綱到蘇貞昌放話要嚴格懲處。

無能的蘇貞昌執政無力,罵人挑事排第一,他這樣站出來表態,被臺灣網民認為是「政治追殺運動員」。

國民黨的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在臉書上,送上溫暖寫上:「郁婷辛苦了!」她不應該被當成空氣或封殺,還研究懲罰處分,真是太沒道理了。

趙少康直言: 「民進黨是雞腸小肚」,這次事件曝出後,黃郁婷不堪輿論紛擾,已迫於壓力關閉臉書,雖然未能贏得獎牌,但也盡力了;她就是一名普通的運動員,並未涉及政治圈,有必要這樣大費周章的對付一名運動員嗎?

他指出,民進黨當局簡直「把政治干預體育運動發揮到最高點」,也是「用大砲打小鳥」,極為不洽當。

趙少康說,民進黨全黨上下齊出,並動用行政手腕,追殺一名年輕運動員,簡直不可理喻,也突顯民進黨不愧是法西斯政黨的真面目。

真是可憐了!黃郁婷她有甚麼錯?犯了什麼天條呢?

綠粉批評黃郁婷在冬奧賽前穿著中國隊服亮相,指責她拿政府的培訓經費卻穿大陸隊隊服打卡,先是被綠色民代群起而攻之,後來綠色網軍1450又在網上,發起一波波鋪天蓋地的攻擊追殺。

這些「小粉綠」在年假時閒著無聊到處噴口水,雞蛋裡挑骨頭修理自己臺灣的冬奧代表選手,低級無聊,也是絕對的扯後腿,自己人害自己人,選手還如何能專心在冬奧賽場上放手一搏,爭取佳績?

黃郁婷一邊比賽還一邊對臺灣網民提出解釋說,「運動歸運動」、「在運動界裡,沒有國籍之分,大家賽場下都是要好的朋友!」的說明,隊服是大陸好友給的,卻仍然無法平息鄉民怒火。

國民黨前桃園立委孫大千也站出來力挺黃郁婷,他直接叫這些不知所謂的腦殘小粉綠「閉上嘴!」

孫大千表示,黃郁婷是參加冬奧的國家代表隊選手,就算穿一件好朋友贈送的大陸國家隊的制服練習,也不會改變所得到的獎項和榮耀是屬於臺灣人民的事實,若今天黃郁婷是穿一件美國或是日本國家代表隊的制服來練習,這些人也要鬼叫式「又壞又舔」嗎?

孫大千指出,在IG上打卡放上所在地的國旗,這在國際賽事中是稀鬆平常的,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難不成黃郁婷人在北京打卡,還要放上一張中華民國的國旗嗎?連社群媒體的ABC都搞不懂,就不要出來指三道四,丟人現眼了吧!

穿個大陸國家對隊服,臺灣綠色酸民的「玻璃心」就碎一地,講一句「像在主場作戰一樣」,臺灣綠色腦殘粉就覺得被矮化了,一切的一切,都是政治淩駕體育,用政治綁架運動,用政治追殺運動員。

還有,現在臺灣社會也不允許說真話了嗎?連比賽期間黃郁婷對大陸加油民眾表達感謝,感性的對媒體說自己彷若:是「在主場比賽」,這樣就被綠粉批評成十惡不赦的大罪。

事實真相是黃郁婷在北京冬奧出場比賽時,北京現場觀眾都為她送上了熱烈的掌聲和助威聲,她衝過終點後,現場DJ還播放了臺灣組合SHE的《中國話》,北京日記者就提問黃郁婷感覺如何?

黃鬱婷回答說:『其實我沒聽清那個音樂,剛滑完的時候太累了!但是我感到現場觀眾的熱情,特別感動,就像在主場作戰一樣。』

她還透露,自己在冬奧村的生活同樣愜意,『食品都很有特色,我特別愛吃麻辣燙!』這樣就不行,被抓到把柄了,立刻引起臺灣綠粉跳腳,極度不滿地批評黃郁婷是矮化臺灣,說她是:對中國「主場」表態效忠,PO這樣的影片就是為了能討好大陸那些「樂當韭菜被祖國割」的小粉紅。

這就是綠色執政,不是品質保證,而是禍害臺灣的保證,從吃核食品到打壓運動員,一套套的壓迫。

其實,大部分的臺灣人還是明白的,許多臺灣網友在網上提出質疑:試想如果黃郁婷那天穿的是美國、日本或其他國家的隊服,會引起這麼強烈的批評嗎?顯然不會,許多人可能還會讚美她為臺灣結交國際朋友,做好國民外交。

誠然現今兩岸在政治上有分歧,但在賽場上不應該用統“獨”意識形態來動員仇恨、點燃敵意。

今年大陸將舉辦多場國際賽事,包括杭州亞運會、成都世大運,期盼少點政治的操弄和干預,讓體育場成為互釋善意的舞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PE邦博新聞》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展

PPE邦博新聞》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他也身兼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角色,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蔡惠君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蔡惠君的畫風自由奔放,色彩斑斕,作品橫跨抽象與意象表現,有以抽象概念的創作,也有蘊含東方神韻的意象畫風,其創作都展現她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蔡惠君說:「醫術治療身體,藝術療癒心靈,這是我行醫與創作的核心理念」,其理念與畫作風格更被媒體封為「療癒畫醫」的美譽。 身為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蔡惠君不僅在醫療領域關懷生命,更透過畫布與詩歌,為心靈找到安頓之所。她曾出版《冬之影》攝影詩集,發行全創作音樂專輯《自由》、《我想要說》,並參與多場國際畫展及聯展。她的藝術之路,是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也是對外界傳遞療癒能量的實踐。「希望以藝術療癒自己與他人,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潛能,讓欣賞者見即解脫,從生活的煩惱中出離,在藝術中澄淨身心,進而昇華生命的純粹與喜悅。」蔡惠君如此描述她的藝術追求。 醫師蔡惠君有 「療癒畫醫」的美譽。 在《我形我色》中,每一幅畫作都是她心靈的映照,也是觀者通往自由與療癒的入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邀請所有熱愛藝術、渴望啟發與感動的朋友們,共同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也將在展期3月27日(星期四)下午3點,邀請來自不丹的知名藝術家王楚丹(Dorji Wangchuk),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蔡惠君除分享她的創作理念,並與王楚丹座談藝術與創作的世界,透過東方與南亞文化的對話,探討藝術與生活哲學的深層連結。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114年3月25日 – 3月30日 展覽地點: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33號2樓)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正對面 藝術家座談會:3月27日(四)下午3點至5點

PPE邦博新聞》2024港都《驚蟄登場中西合璧六人聯展》

PPE邦博新聞》由孫泗萍、吳曼圭、徐志寬、張世榮、黃玉雲、陳世悅六位藝術家共同聯展的2024港都《驚蟄登場中西合璧六人聯展》將於113年8月17日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真三館開幕,策展人李美莉邀請愛好藝術的各界民眾,前來觀展這場不可錯過的中西方藝術聯展。 李美莉表示,「驚蟄登場」是對於時光流逝的反思,驚蟄的到來象徵著季節轉變,是一個過渡時期,疫情三年,藝術家等待機會醞釀著。中西藝術風格的融合,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形式呈現,通過展覽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藝術融合,創造出一個獨特而豐富的展覽體驗,進一步理解和欣賞各種藝術形式和價值,這個展覽正是這段等待與思考的結晶。 高雄市美術協會孫泗萍理事長與五位會員老師們的精湛創作,作品呈現春天的美麗猶如驚蟄節氣的文化寓意,是獨特而豐富,是古代與現代繪畫交融的展覽。包括以下內容: 西方油畫:孫泗萍老師以最擅長的牡丹為主題,用油畫捕捉花的華麗和生命力,透過色彩和筆觸的表現,展現花朵在陽光下綻放之美。非具象與具象創作,以多樣性質,給觀者啟發與冥想,更有東方繪畫味道,是一場靈魂對話。 彩墨創作:吳曼圭老師使用彩墨和礦物顏料創作,進行產生獨特視覺效果和質感,呈現大地的多樣性與美麗,畫作中感受蘊含能量和生命的脈動,將觀者帶入一場感性的藝術之旅。 水墨風景畫&水彩畫:徐志寬老師以中國傳統水墨藝術家的山水創作,筆墨的運用呈現春天的生機和山水的秀美,捕捉到春天大自然之美麗,創作者以水墨的技法和西方現代水彩畫的表現手法,營造出充滿詩意和深度的藝術作品。 書法:行草書風格的書法,張世榮老師以極具特色,筆畫簡潔而流暢,給人極大的視覺衝擊,運用不同的筆勢和墨跡展現出筆畫的流動和變化,注重字體的整體平衡和藝術感,將書法美妙姿態藝術融入展覽之中。 西方複合媒材:黃玉雲老師將創作視覺,像夢幻般且多層次感,作品中的每個元素都象徵一種自然元素的樣態,超越一般攝影無法達到的效果,是驚嘆之作。陳世悅老師用多年來純熟的藝術創作技法,將具像與非具象創作結合多元媒材,呈現當代藝術風格,使作品成為一場多元的體驗。

PPE邦博新聞》歡迎共學中心提倡「大人生活學」好好吃早餐營造幸福儀式感

PPE邦博新聞》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為提倡生活品質與家庭和諧,定期舉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以『好好吃早餐,主婦、煮夫日常生活提案』,以早餐是一天的開始,如何規劃有儀式感又營養的家人早餐,如何採買與保存蔬果以及如何利用簡單的食材來製作有品質有營養均衡的家人早餐,活動中,歡迎共學中心也為與會者準備一份營養早餐。 歡迎共學中心舉辦體驗式吃早餐講座。 歡迎共學中心創辦人林慧君表示,早餐不僅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也是對健康與精神狀態有著重要影響的關鍵一餐,早餐為我們提供了一天所需的能量和營養,幫助人們保持清醒和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有助於控制體重和促進新陳代謝。許多上班族和學生因為早晨匆忙,經常選擇不吃早餐或隨便吃一點便出門,然而,這種習慣可能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並且更傾向於在午餐或晚餐時暴飲暴食,從而增加體重的風險。 「大人生活學」舉辦吃早餐體驗式講座。 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特別邀請社區創業學院共同合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針對「吃早餐」的重要性,舉辦吃早餐講座,並於活動中示範如何營造家庭早餐的儀式感,並利用簡單又經濟的採買,製作有品質又具均衡營養的早餐料理。來自東勢的有機農作「東勢那座山」果農李和原老師,也特別分享如何挑選優質的水果,尤其是如何判別有機農作與友善農作,及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能更安全更健康。 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更安全健康。 生活實踐家鄭嘉謙老師,在活動中示範早餐餐點的製作及增進家人情感的用餐儀式,他強調,早餐不應該是急急忙忙的一餐,也不應該是裹個塑膠袋的蛋餅、包子,而應該是一場有朝氣儀式感的早餐,而且不需要多少時間,對於那些早上時間有限的人,簡單而健康的選擇也並非難事,提前準備一些簡單的早餐,如燕麥片加果醬或綜合蔬菜烘蛋,搭配蔬果和堅果,可以在忙碌的早晨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鄭嘉謙也表示,早餐應包括均衡的營養,如全穀類、蛋白質、水果和蔬菜,例如,一份由全麥吐司、煎蛋、少量堅果和新鮮蔬果組成的早餐,不僅美味可口,還能提供豐富的纖維和蛋白質,幫助穩定血糖水平並持續提供能量。 「大人生活學」吃早餐體驗式講座,傳達營造有品質的生活儀式感。 「好好吃早餐」活動參加者多為家有小孩媽媽們,其中,參與講座的媽媽蔡秀娟表示,之前早餐總是隨隨便便、匆匆忙忙的,參加「大人學」的吃早餐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