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PPE邦博新聞》雲林縣、長野縣深化觀光文化農業經貿交流

PPE邦博新聞》雲林縣長張麗善日本文化觀光及休閒農業考察行程圓滿結束,縣長張麗善指出,此行加深雲林縣與長野縣觀光旅遊推廣、文化交流、旅遊業務推廣,希望未來兩縣在彼此互利、合作互惠下,推廣觀光旅遊產業,甚至能攜手參加國際旅展,舉辦國際宣傳,一起接軌國際,更上層樓。

縣長張麗善表示,去年9月長野縣副知事關昇一郎曾到雲林拜訪,搭起兩縣交流友誼,今年3月她到日本長野縣訪問,並與阿部守一知事見面,彼此就觀光與教育領域洽談合作交流事宜,透過這樣的橋梁促成這次與雲林縣觀光協會一起和長野縣觀光機構交流,希望未來兩縣的鄉親能夠透過觀光旅遊、文化藝術、農業與經濟的交流,彼此互惠,增進感情,能更加緊密合作,也感謝副知事關昇一郎與長野縣各觀光機構熱情接待。

 


日本長野縣副知事關昇一郎表示,去年9月他曾到雲林參訪,縣長張麗善熱情接待並向他介紹雲林,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友誼,加上今年3月縣長張麗善造訪長野縣會面,至今已是第3次見面,他感到很榮幸也很高興,相信未來長野縣跟雲林縣在各項領域都會有更深入的交流,建立更深厚的友誼。張麗善指出,長野縣自然景觀、文化特色與休閒農業發展與雲林縣有相近之處,也有各自精彩的地方,透過此次參訪,與輕井澤觀光協會、安曇野市觀光協會與長野縣觀光機構增進交流合作,強強聯手,加速雙邊城鄉發展與觀光產業發展。

雲林縣觀光協會與日本長野縣觀光機構交流儀式於日本長野縣ホテルメトロポリタン舉行,雲林縣長張麗善、日本長野縣副知事關昇一郎、長野縣観光スポーツ部長加藤浩、長野縣議會議員宮澤敏文、長野縣觀光機構專務理事佐藤啟介、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交通工務局長汪令堯、國際事務辦公室主任劉志偉、雲林縣觀光協會理事長陳宏杰、常務理事施信行出席。

雲林縣觀光協會理事長陳宏杰感謝縣長張麗善促成此次交流考察,希望未來兩縣秉持友好互利、合作互惠原則,彼此提供熱門景點、美食、旅宿、特色體驗遊程、在地伴手禮、休閒農業、交通接駁等旅遊資源,促進觀光交流及推廣,甚至可聯合參加國際旅遊展覽、國際宣傳活動等,提升兩地國際旅遊面向知名度。

張麗善縣長表示,長野縣輕井澤地區海拔約1000公尺,從130年前首位加拿大籍傳教士建立別墅開始,就成為日本避暑療養勝地,每年有超過800萬人次觀光客,被讚譽為「無屋頂的醫院」。而古坑草嶺石壁在縣府文觀處、城鄉處及交工局合作下打造「精準療癒基地」,並經台大實驗林團隊驗證對民眾身心靈正向療癒效果,這次參訪輕井澤,期借鏡輕井澤推動健康觀光經驗,期許將石壁精準療瘉基地塑造為「無藥而癒森林浴場」,讓雲林成為國內外旅客舒緩壓力觀光軸帶,讓每個來雲林旅遊的人身心靈更加舒暢,越來越長壽,也越來越健康。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日本與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歷史脈絡,此次交流最大收穫除了建立更緊密觀光交流默契與協議外,再透過榮獲全世界唯一「世界竹地標」認證之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與起始於日治時期之糖業、咖啡、文化資產等歷史爬梳,再到曾經風靡亞洲的一代歌星,雲林的女兒鄧麗君小姐等議題,成功引起日方高度共鳴及興趣,也奠定未來觀光交流最佳起點!

陳璧君強調,12月起跑的製糖期瀰漫濃濃糖香,全台唯一仍使用五分車載運蔗糖原料景象,及虎尾糖都所串起的糖業文化歷史路徑,讓在場的長野縣關副知事及日本嘉賓們驚呼連連;而在提到鄧麗君小姐故居即位於雲林縣褒忠鄉,目前更列為歷史建築作為文化資產保存,大家紛紛表達對鄧麗君小姐喜愛,想親臨現場一睹歌姬出生地,更對於榮獲世界竹地標認證之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體驗無藥而癒森林浴場、竹構裝置藝術、在地農林物產展現強烈興趣,迫不及待安排時間來訪雲林!

陳冠伶編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PE邦博新聞》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展

PPE邦博新聞》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他也身兼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角色,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蔡惠君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蔡惠君的畫風自由奔放,色彩斑斕,作品橫跨抽象與意象表現,有以抽象概念的創作,也有蘊含東方神韻的意象畫風,其創作都展現她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蔡惠君說:「醫術治療身體,藝術療癒心靈,這是我行醫與創作的核心理念」,其理念與畫作風格更被媒體封為「療癒畫醫」的美譽。 身為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蔡惠君不僅在醫療領域關懷生命,更透過畫布與詩歌,為心靈找到安頓之所。她曾出版《冬之影》攝影詩集,發行全創作音樂專輯《自由》、《我想要說》,並參與多場國際畫展及聯展。她的藝術之路,是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也是對外界傳遞療癒能量的實踐。「希望以藝術療癒自己與他人,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潛能,讓欣賞者見即解脫,從生活的煩惱中出離,在藝術中澄淨身心,進而昇華生命的純粹與喜悅。」蔡惠君如此描述她的藝術追求。 醫師蔡惠君有 「療癒畫醫」的美譽。 在《我形我色》中,每一幅畫作都是她心靈的映照,也是觀者通往自由與療癒的入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邀請所有熱愛藝術、渴望啟發與感動的朋友們,共同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也將在展期3月27日(星期四)下午3點,邀請來自不丹的知名藝術家王楚丹(Dorji Wangchuk),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蔡惠君除分享她的創作理念,並與王楚丹座談藝術與創作的世界,透過東方與南亞文化的對話,探討藝術與生活哲學的深層連結。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114年3月25日 – 3月30日 展覽地點: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33號2樓)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正對面 藝術家座談會:3月27日(四)下午3點至5點

PPE邦博新聞》2024港都《驚蟄登場中西合璧六人聯展》

PPE邦博新聞》由孫泗萍、吳曼圭、徐志寬、張世榮、黃玉雲、陳世悅六位藝術家共同聯展的2024港都《驚蟄登場中西合璧六人聯展》將於113年8月17日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真三館開幕,策展人李美莉邀請愛好藝術的各界民眾,前來觀展這場不可錯過的中西方藝術聯展。 李美莉表示,「驚蟄登場」是對於時光流逝的反思,驚蟄的到來象徵著季節轉變,是一個過渡時期,疫情三年,藝術家等待機會醞釀著。中西藝術風格的融合,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形式呈現,通過展覽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藝術融合,創造出一個獨特而豐富的展覽體驗,進一步理解和欣賞各種藝術形式和價值,這個展覽正是這段等待與思考的結晶。 高雄市美術協會孫泗萍理事長與五位會員老師們的精湛創作,作品呈現春天的美麗猶如驚蟄節氣的文化寓意,是獨特而豐富,是古代與現代繪畫交融的展覽。包括以下內容: 西方油畫:孫泗萍老師以最擅長的牡丹為主題,用油畫捕捉花的華麗和生命力,透過色彩和筆觸的表現,展現花朵在陽光下綻放之美。非具象與具象創作,以多樣性質,給觀者啟發與冥想,更有東方繪畫味道,是一場靈魂對話。 彩墨創作:吳曼圭老師使用彩墨和礦物顏料創作,進行產生獨特視覺效果和質感,呈現大地的多樣性與美麗,畫作中感受蘊含能量和生命的脈動,將觀者帶入一場感性的藝術之旅。 水墨風景畫&水彩畫:徐志寬老師以中國傳統水墨藝術家的山水創作,筆墨的運用呈現春天的生機和山水的秀美,捕捉到春天大自然之美麗,創作者以水墨的技法和西方現代水彩畫的表現手法,營造出充滿詩意和深度的藝術作品。 書法:行草書風格的書法,張世榮老師以極具特色,筆畫簡潔而流暢,給人極大的視覺衝擊,運用不同的筆勢和墨跡展現出筆畫的流動和變化,注重字體的整體平衡和藝術感,將書法美妙姿態藝術融入展覽之中。 西方複合媒材:黃玉雲老師將創作視覺,像夢幻般且多層次感,作品中的每個元素都象徵一種自然元素的樣態,超越一般攝影無法達到的效果,是驚嘆之作。陳世悅老師用多年來純熟的藝術創作技法,將具像與非具象創作結合多元媒材,呈現當代藝術風格,使作品成為一場多元的體驗。

PPE邦博新聞》歡迎共學中心提倡「大人生活學」好好吃早餐營造幸福儀式感

PPE邦博新聞》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為提倡生活品質與家庭和諧,定期舉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以『好好吃早餐,主婦、煮夫日常生活提案』,以早餐是一天的開始,如何規劃有儀式感又營養的家人早餐,如何採買與保存蔬果以及如何利用簡單的食材來製作有品質有營養均衡的家人早餐,活動中,歡迎共學中心也為與會者準備一份營養早餐。 歡迎共學中心舉辦體驗式吃早餐講座。 歡迎共學中心創辦人林慧君表示,早餐不僅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也是對健康與精神狀態有著重要影響的關鍵一餐,早餐為我們提供了一天所需的能量和營養,幫助人們保持清醒和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有助於控制體重和促進新陳代謝。許多上班族和學生因為早晨匆忙,經常選擇不吃早餐或隨便吃一點便出門,然而,這種習慣可能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並且更傾向於在午餐或晚餐時暴飲暴食,從而增加體重的風險。 「大人生活學」舉辦吃早餐體驗式講座。 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特別邀請社區創業學院共同合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針對「吃早餐」的重要性,舉辦吃早餐講座,並於活動中示範如何營造家庭早餐的儀式感,並利用簡單又經濟的採買,製作有品質又具均衡營養的早餐料理。來自東勢的有機農作「東勢那座山」果農李和原老師,也特別分享如何挑選優質的水果,尤其是如何判別有機農作與友善農作,及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能更安全更健康。 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更安全健康。 生活實踐家鄭嘉謙老師,在活動中示範早餐餐點的製作及增進家人情感的用餐儀式,他強調,早餐不應該是急急忙忙的一餐,也不應該是裹個塑膠袋的蛋餅、包子,而應該是一場有朝氣儀式感的早餐,而且不需要多少時間,對於那些早上時間有限的人,簡單而健康的選擇也並非難事,提前準備一些簡單的早餐,如燕麥片加果醬或綜合蔬菜烘蛋,搭配蔬果和堅果,可以在忙碌的早晨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鄭嘉謙也表示,早餐應包括均衡的營養,如全穀類、蛋白質、水果和蔬菜,例如,一份由全麥吐司、煎蛋、少量堅果和新鮮蔬果組成的早餐,不僅美味可口,還能提供豐富的纖維和蛋白質,幫助穩定血糖水平並持續提供能量。 「大人生活學」吃早餐體驗式講座,傳達營造有品質的生活儀式感。 「好好吃早餐」活動參加者多為家有小孩媽媽們,其中,參與講座的媽媽蔡秀娟表示,之前早餐總是隨隨便便、匆匆忙忙的,參加「大人學」的吃早餐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