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PPE邦博新聞》5月3日世界新聞日 學者論壇討論第四權

PPE邦博新聞》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在逢甲大學舉行的「亞洲時事論壇」,特別在世界新聞自由日前夕,探討「新媒體發展對第四權的衝擊」、「AI時代及假訊息的泛濫與應對」議題,論壇由亞洲經濟通訊社總編輯張俊明擔任主持人,張俊明表示,在網路科技發展下,自媒體與新媒體的發展相當迅速,且在網路上有關政治性議題的聲量相當高,幾乎人人都可為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見解發聲,其傳統媒體也被龐大的網路聲量與風向影響,在追求流量時代的網路媒體儼然有成為主流媒體的趨勢,在這波新媒體發展的趨勢中,網路媒體輿論對所謂「第四權」有何衝擊,也引起來賓熱烈的討論。

 5月3日世界新聞日學者與媒體人討論第四權。

主持人張俊明以一份由駐華外國記者協會在2022年的調查報告,提出有關各國派駐中國大陸的記者,在有關政治或社會議題的採訪現場,經常遭遇到中國官方人員的干擾、監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為嚴重問題,逢甲大學助理教授楊國聰表示,中國大陸的互聯網應用與AI人臉辨識等科技相當進步,用來監控外國記者或在敏感的新聞事件現場監控、干擾也已不是新聞,中國大陸有它特殊的政治社會環境,所以有明顯違反新聞自由的諸多行為與事件。不過,楊國聰也指出,反觀西方國家無論英國、美國,雖自稱是民主國家,但就沒有利用網路科技監控人民嗎?一樣有,只是沒有像中國那樣明顯的做,而是偷偷的做而已。

針對第四權問題,前年代與三立新聞特派員林閔政表示,兩岸的的新聞產業發展中,台灣的確有較多的新聞自由,而每年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中國大陸的新聞自由就會被拿出來檢討,但在網路社群興起與自媒體、新媒體的發展後,「新聞專業」是否還是專業就著的探討,林閔政表示,網路平台越來越多,相對自媒體的聲量也隨著擴大,過去傳統主流媒體是「採訪新聞」,但在流量即一切的時代,創造議題風向已變成媒體追求的目標,新媒體、自媒體內容素材已經變成「玩新聞」,只要能創造流量,就是好的媒體內容,至於媒體的「第四權」,在這新世代中,已經失去監督政府的「守門人」角色,林閔政也提出憂心,傳統第四權的守門人,現在已經變成酸民與網紅,而大眾閱聽人也會越來越弱智化。

中報雜誌社社長劉東皋,則對「第四權」提出看法,劉東稿指出,過去第四權,是媒體監督政府的力量,但現在自媒體與新媒體的時代,這個力量已變成「權力」,人人都有權力監督政府,相對的也人人都有權力擁護他想擁護的政黨,無論是執政黨或是在野黨,但代表個人所集合的自媒體、新媒體,沒有受過新聞的專業訓練,要如何擔任應具有社會倫理、應遵守法律規定的「守門員」,劉東皋表示,第四權的公信力已經降低、第四權的權力也被削弱了。

 5月3日世界新聞日學者與媒體人討論第四權。

對於AI時代及假訊息的泛濫與應對問題,台北商業大學副教授郭天明表示,沒有經過專業新聞人員編輯審核的資訊,充斥在網路自媒體與新媒體上,這些媒體並不是專業的新聞媒體,但其內容更容易引起一般大眾的關注與傳播,尤其AI科技可以以假亂真,一般民眾根本無法辨別真假,所以建議一般社會大眾在資訊的獲得,更應注意與查證新聞來源,最基本的參考新聞出處,一般正規的主流媒體,有嚴謹的新聞審查制度,因此,比較能夠確認有公信力。

臺灣人民報社長巫月樺指出,當中天新聞被關台時,台灣的新聞自由已死!「弔念台灣新聞自由最黑暗的那天」不只是中天人的痛,台北市1名男子在《中天電視台》前自焚,疑似是不滿《中天》遭關台,那一天更是台灣人民的痛,民主最基本的核心價值被綠色執政黨玩死了!


蔡政府惡意打壓異己撤除不當媒體使出殺手鐧全面封殺,台灣的媒體全沉默被迫禁聲了,民進黨每年口喊民主價值紀念言論自由鄭南榕先生,實際上在蔡英文執政上任後,台灣成為一言堂。

近年來更明顯的是加入某特定海外媒體一起打文宣戰,護綠色護主以外更進一步聯合攻擊抹黑中國大陸,製造抗中排華的勢力聲浪成為是台灣主流民意,連台灣媒體在台灣申請採訪報名,有顏色的媒體一律被單位拒絕進入,包括港澳大陸地區人員。

很諷刺的台灣民主自由,連新聞採訪權自由都遭到執政黨控制。

近日在群組裡傳閱「美國國防戰略」智庫一員的埃爾布里奇‧科比,出了一本新書名「否定戰略」新聞連結。內容提到他認為,在台灣挑起有限戰爭是值得的,因為「亞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趨勢,不可阻擋」,「以這種速度推進,西方會被拋在後面」,「中國必須被遏制,國際媒體必須參與這場最大的媒體戰」。

在西方媒體將中國描繪成侵略者的同時,了解國際事務的人都可看出美國正在採用「切香腸」政策(等同於人們常說的溫水煮青蛙)。

媒體對「香港之死」、「新疆種族滅絕」、「入侵澳大利亞」等新聞,加以誇大和誤傳炮製台灣海峽戰爭。

國防事務媒體記者魯西諾斯指出,代價只不過是犧牲台灣人的生命,換取美國再次偉大的機會是絕對值得的。所以美國這個戰略計畫就是用台灣人的血肉,換回美國在亞洲及世界的地位。

 5月3日世界新聞日學者與媒體人討論第四權。


西方媒體早已在全世界展開輿論戰。針對駐華外國記者協會聯合批評各國駐派中國大陸的記者遭打壓、監控等問題嚴重,在新聞從業人員的觀察下,只不過是中央廚房統一製作的新聞內容,目的就是要讓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機會認識中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PE邦博新聞》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展

PPE邦博新聞》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他也身兼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角色,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蔡惠君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蔡惠君的畫風自由奔放,色彩斑斕,作品橫跨抽象與意象表現,有以抽象概念的創作,也有蘊含東方神韻的意象畫風,其創作都展現她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蔡惠君說:「醫術治療身體,藝術療癒心靈,這是我行醫與創作的核心理念」,其理念與畫作風格更被媒體封為「療癒畫醫」的美譽。 身為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蔡惠君不僅在醫療領域關懷生命,更透過畫布與詩歌,為心靈找到安頓之所。她曾出版《冬之影》攝影詩集,發行全創作音樂專輯《自由》、《我想要說》,並參與多場國際畫展及聯展。她的藝術之路,是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也是對外界傳遞療癒能量的實踐。「希望以藝術療癒自己與他人,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潛能,讓欣賞者見即解脫,從生活的煩惱中出離,在藝術中澄淨身心,進而昇華生命的純粹與喜悅。」蔡惠君如此描述她的藝術追求。 醫師蔡惠君有 「療癒畫醫」的美譽。 在《我形我色》中,每一幅畫作都是她心靈的映照,也是觀者通往自由與療癒的入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邀請所有熱愛藝術、渴望啟發與感動的朋友們,共同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也將在展期3月27日(星期四)下午3點,邀請來自不丹的知名藝術家王楚丹(Dorji Wangchuk),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蔡惠君除分享她的創作理念,並與王楚丹座談藝術與創作的世界,透過東方與南亞文化的對話,探討藝術與生活哲學的深層連結。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114年3月25日 – 3月30日 展覽地點: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33號2樓)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正對面 藝術家座談會:3月27日(四)下午3點至5點

PPE邦博新聞通訊社》南投茶博會 淨斯好茶邀您來品茶香、人文香

PPE邦博新聞通訊社》小葉紅茶的甘甜、淨斯烏龍茶的醇韻,每一口茶湯都在嘴裡綻放芬芳,讓人陶醉在純淨甘甜的茶韻裡… 2020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舉辦第11年,自2020年10月9日開展到18日為期10天,今年主題為拾憶茶香,除了攤位增加,也新增調茶比賽、巧克力咖啡節、山茗水袖等活動,豐富茶博會的內容。靜思書軒連續8年用三義茶園的有機茶奉茶,今年再度受邀參展,深受好評。 三義靜思茶園每年在南投茶博推廣淨斯好茶,小葉紅茶的甘甜、淨斯烏龍茶的醇韻,每一口茶湯都在嘴裡綻放芬芳,讓人陶醉在純淨甘甜的茶韻裡,搭配無添加的淨斯資糧做成的茶食,令人彷彿置身茶園山林。 淨斯茶的特色是敬天愛地,順應節氣;大地健康,眾生平安。友善耕種,讓土地、萬物感用友善耕種;讓土地、萬物感受到人們內心的尊重與愛;讓友善的土地再度培育出健康的茶樹,受到人們內心的尊重愛。 三義靜思茶園是自然健康,更是自然生態,友善農耕,順應節氣,茶香滿溢,有機認證的生態茶園,製作出來有機茶品深受好評。 民眾除了可以在中興會堂及周邊展館展區品啜好茶,還有存茶活動。在中興會堂二樓靜思茶道的品茗空間,推行「拾憶茶香、典藏淨斯」的存茶活動,可以一邊品茗乾淨無染的淨斯好茶,一邊將喜愛的茶品存放在茶罐子裡。其中有一位校長每年都會帶家人來淨斯好茶,今年也封存一甕淨斯有機好茶,帶回與親友分享。 「喝心茶傳心法」,泡茶的人,用心、盡心、耐心,才能泡出茶香;品茶的人,平靜心緒,才能品其真味、悟入法理。虔誠敬奉,邀您一同前來品嚐大地珍貴的芳韻滋味。 2020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將於10 月18日圓滿,為紓解茶博會場周邊的交通狀況,南投縣府也規劃假日的交通接駁車:出發點為縣立棒球場,中間停靠小巨蛋終點至中興郵局。遊客可將車輛停放在縣立棒球場、會展中心、中興小巨蛋等處,接駁場也會依序停靠接送,採免費接駁,民眾可多加利用。 (採訪編輯蘇彩娥)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美傳媒新聞網 亞洲邦博通訊社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知道報導新聞誌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 合作媒體 新一代時報 主流傳媒新聞網 中報雜誌 藝週刊.藝術...

「共緬先烈 共謀復興」海峽兩岸抗戰書畫大賽暨鄂台兩地共緬張自忠將軍交流活動於26日正式舉行

PPE邦博新聞》長山巍巍埋忠骨,白雲依依映後人。作為抗日戰爭中壯烈殉國的最高將領,張自忠將軍被兩岸同胞共同譽為「民族英雄」「愛國名將」。 為使兩岸同胞不忘歷史、牢記國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砥礪民族復興之志,由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襄陽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台灣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襄陽日報社共同主辦的「共緬先烈 共謀復興」——海峽兩岸抗戰書畫大賽暨鄂台兩地共緬張自忠將軍交流活動於26日至30日正式舉行。 本屆活動盛邀台灣及各界嘉賓共聚襄陽,對張自忠將軍浴血抗戰的忠義之氣、忠義之魂進行文化交流並以此為紐帶,形成兩岸多層面的交流和互動,加強與台灣同胞的溝通和聯繫,豐富兩岸文化交流的內涵,促進兩岸同胞對中華民族「同根同脈、同文同種」的根脈認同和情感共鳴。 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王伯綸先生、中國國民黨中評委陳威丞先生及來自台灣的專家學者、抗戰後代、各界代表等50余名嘉賓已於昨日抵達襄陽。省委台辦主任程良勝、副主任邢軍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燁將和來自台灣、內地等各界嘉賓、媒體人士、獲獎代表共聚一堂,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砥礪民族復興之志」為主題,就第五戰區在抗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張自忠將軍抗戰事跡、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家國情懷等進行線下交流。 活動期間,台灣嘉賓一行將赴老河口市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舊址、宜城市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園)進行參訪,共同回憶棗宜會戰中張自忠將軍戰殞的悲愴過程,增強兩岸同胞的愛國主義情懷。 另悉,海峽兩岸抗戰書畫大賽暨鄂台兩地共緬張自忠將軍交流活動現場儀式將於10月27日舉行。屆時,嘉賓和代表們將就「第五戰區在抗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駐防老河口的歲月」、「張自忠將軍的抗戰精神」等內容進行主題交流,活動組委會還將舉行獲獎書畫作品頒獎儀式、授牌儀式、作品贈送儀式等。 據瞭解,台灣嘉賓一行還將前往襄陽市部分企業、武漢市、十堰市等地開展文化參訪活動,多角度瞭解感悟湖北省的歷史風貌、文化底蘊和社會發展,增強台灣同胞的民族自豪感和根脈情懷。 海峽兩岸抗戰書畫大賽評審結果出爐 近日,海峽兩岸抗戰書畫大賽專家評審會在襄陽日報綠色印刷產業園舉行,十餘名中央、省級和市級書畫領域專家來到現場,評審出一等獎6名(書法作品兩岸各1名,繪畫作品兩岸各兩名)、二等獎8名(書法、繪畫作品兩岸各兩名)、三等獎12名(書法、繪畫作品兩岸各3名),優秀獎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