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十屆海青節之海峽鄉創大賽頒獎典禮,12月2日圓滿收官

(PPE 邦博新聞)22年12月1日-3日,第十屆海峽青年節全新品牌活動——海峽鄉創生活節系列活動「海峽鄉創大賽」圓滿收官。自海峽兩岸的鄉創青年齊聚榕城福州,在閩台相見歡創想會、海峽鄉創大賽頒獎典禮、海峽鄉創生活展、海峽鄉創之閩清雄江橄欖湖鄉創市集及等一場場精彩的活動中,共話兩岸鄉創盛世,攜手點亮鄉創炬火,湧起一場青春風暴。

作為首屆海峽鄉創生活節的核心單元——海峽鄉創大賽,以創字為核心主旨,圍繞創意、創新、創業、創生四大維度,集結海峽兩岸鄉創力量,為兩岸優秀青年力量提供權威專業、共融共好、互促互進的廣闊平台,助力深化海峽兩岸在鄉創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海峽兩岸鄉村的創新發展。

省委台港澳辦經濟處處長魏明蒂、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林強、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會長林深、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辦公室主任藍桂蘭、福州市台港澳辦經濟處處長黃海森出席2022年12月2日頒獎典禮現場。

隨後,省委台港澳辦經濟處處長魏明蒂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台港澳工作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向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授予“福建省級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牌匾,鼓勵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繼續發揮閩臺鄉建鄉創服務主體的責任,幫助海峽兩岸更多鄉建鄉創團隊落地紮根,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緊接著,與會領導為大陸賽區各支獲獎團隊和鄉創之星頒發。活動現場驚喜紛呈,不論是看見來自台灣頒獎典禮的熱情問候,還是在鄉創同行遍地開花活動儀式的創意巧思上,無不體現著海峽兩岸鄉創元素和青春活力。

在活動尾聲,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會長林深,台灣中華教科文創新發展協會理事長曾芝穎代表主辦單位,向與會領導和夥伴表達感謝之情,並盛邀全場點亮鄉創之星,熠熠星光宛若鄉創之火,照亮每一個美好鄉村。

在2022年12月2日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海峽鄉創生活展,富有兩岸鄉村風貌的展陳空間裡,集中匯聚了海峽兩岸獲獎鄉創項目、台灣特色文創產品,一年只此一次的鄉創成果展覽,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聆賞。


海峽鄉創大賽,是一份承前啟後的力量。每一位鄉創人,像是漫漫鄉村行旅中的一捧炬火,都是兩岸智慧星空裡的一道星光,去照亮、去發掘、去創造。讓每一座鄉土,都成為回得去的美好故鄉,讓每一個村落、每一個地方,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典藏,兩岸攜手,鄉創美好!



活動鏈接:

海峽青年節·首屆海峽鄉創生活節,由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台灣中華教科文創新發展協會牽頭主辦,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閩臺鄉建鄉創科技有限公司、海峽家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傾情協辦。海峽鄉創之閩清雄江橄欖湖市集、閩清雄江海峽鄉創街區則由閩清縣人民政府主力促成。



首屆活動以融鄉情·築鄉夢·創美好為主題,為海峽兩岸鄉創青年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匯聚兩岸鄉創智慧與力量,營造台青登陸的第一家園,為鄉創振興提供文化創意引擎,探索鄉村發展新道路,助力鄉村創新發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PE邦博新聞》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展

PPE邦博新聞》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他也身兼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角色,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蔡惠君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蔡惠君的畫風自由奔放,色彩斑斕,作品橫跨抽象與意象表現,有以抽象概念的創作,也有蘊含東方神韻的意象畫風,其創作都展現她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蔡惠君說:「醫術治療身體,藝術療癒心靈,這是我行醫與創作的核心理念」,其理念與畫作風格更被媒體封為「療癒畫醫」的美譽。 身為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蔡惠君不僅在醫療領域關懷生命,更透過畫布與詩歌,為心靈找到安頓之所。她曾出版《冬之影》攝影詩集,發行全創作音樂專輯《自由》、《我想要說》,並參與多場國際畫展及聯展。她的藝術之路,是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也是對外界傳遞療癒能量的實踐。「希望以藝術療癒自己與他人,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潛能,讓欣賞者見即解脫,從生活的煩惱中出離,在藝術中澄淨身心,進而昇華生命的純粹與喜悅。」蔡惠君如此描述她的藝術追求。 醫師蔡惠君有 「療癒畫醫」的美譽。 在《我形我色》中,每一幅畫作都是她心靈的映照,也是觀者通往自由與療癒的入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邀請所有熱愛藝術、渴望啟發與感動的朋友們,共同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也將在展期3月27日(星期四)下午3點,邀請來自不丹的知名藝術家王楚丹(Dorji Wangchuk),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蔡惠君除分享她的創作理念,並與王楚丹座談藝術與創作的世界,透過東方與南亞文化的對話,探討藝術與生活哲學的深層連結。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114年3月25日 – 3月30日 展覽地點: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33號2樓)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正對面 藝術家座談會:3月27日(四)下午3點至5點

PPE邦博新聞通訊社》南投茶博會 淨斯好茶邀您來品茶香、人文香

PPE邦博新聞通訊社》小葉紅茶的甘甜、淨斯烏龍茶的醇韻,每一口茶湯都在嘴裡綻放芬芳,讓人陶醉在純淨甘甜的茶韻裡… 2020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舉辦第11年,自2020年10月9日開展到18日為期10天,今年主題為拾憶茶香,除了攤位增加,也新增調茶比賽、巧克力咖啡節、山茗水袖等活動,豐富茶博會的內容。靜思書軒連續8年用三義茶園的有機茶奉茶,今年再度受邀參展,深受好評。 三義靜思茶園每年在南投茶博推廣淨斯好茶,小葉紅茶的甘甜、淨斯烏龍茶的醇韻,每一口茶湯都在嘴裡綻放芬芳,讓人陶醉在純淨甘甜的茶韻裡,搭配無添加的淨斯資糧做成的茶食,令人彷彿置身茶園山林。 淨斯茶的特色是敬天愛地,順應節氣;大地健康,眾生平安。友善耕種,讓土地、萬物感用友善耕種;讓土地、萬物感受到人們內心的尊重與愛;讓友善的土地再度培育出健康的茶樹,受到人們內心的尊重愛。 三義靜思茶園是自然健康,更是自然生態,友善農耕,順應節氣,茶香滿溢,有機認證的生態茶園,製作出來有機茶品深受好評。 民眾除了可以在中興會堂及周邊展館展區品啜好茶,還有存茶活動。在中興會堂二樓靜思茶道的品茗空間,推行「拾憶茶香、典藏淨斯」的存茶活動,可以一邊品茗乾淨無染的淨斯好茶,一邊將喜愛的茶品存放在茶罐子裡。其中有一位校長每年都會帶家人來淨斯好茶,今年也封存一甕淨斯有機好茶,帶回與親友分享。 「喝心茶傳心法」,泡茶的人,用心、盡心、耐心,才能泡出茶香;品茶的人,平靜心緒,才能品其真味、悟入法理。虔誠敬奉,邀您一同前來品嚐大地珍貴的芳韻滋味。 2020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將於10 月18日圓滿,為紓解茶博會場周邊的交通狀況,南投縣府也規劃假日的交通接駁車:出發點為縣立棒球場,中間停靠小巨蛋終點至中興郵局。遊客可將車輛停放在縣立棒球場、會展中心、中興小巨蛋等處,接駁場也會依序停靠接送,採免費接駁,民眾可多加利用。 (採訪編輯蘇彩娥)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美傳媒新聞網 亞洲邦博通訊社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知道報導新聞誌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 合作媒體 新一代時報 主流傳媒新聞網 中報雜誌 藝週刊.藝術...

PPE邦博新聞》彰化縣設計人才資料庫正式啟動 熱情募集中

PPE邦博新聞》為推動彰化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打造設計與產業共榮的未來願景,彰化縣文化局正式啟動「彰化設計人才資料庫」計畫,徵集所有出生於彰化、設籍於彰化或目前在彰化從事設計工作者,即日起至113年10月30日止,誠摯歡迎您的加入! 彰化縣以深厚文化底蘊聞名於世,亦為諸多企業的原鄉,除了傳統產業如花卉園藝、工藝、製造業外,文化創意產業也逐漸發展,隨著全球趨勢變遷,設計已成為改變生活方式、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而設計產業種類包羅萬象,包含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視覺設計、媒體設計、建築設計、環境設計、時尚設計等範疇,此次「彰化設計人才資料庫」旨在創建一個專業且多元設計人才專屬平台,整合在地設計師資源,讓來自各領域之設計專才相互交流、合作,並媒合潛在有需求之業主。無論是已經在設計界深耕多年的資深設計師,還是剛起步的設計新星,只要符合條件,皆可申請登錄人才資料庫,成為彰化設計社群的一員。 在全球化趨勢下,地方特色文化發展愈顯重要,人才資料庫的建立,正是強化設計、產業、文化之間連結的關鍵一步,讓彰化設計走向國際,立足本地,放眼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本次資料庫徵集對象有三:出生於彰化縣的設計人才;設籍於彰化縣者,目前於外地就業者;在彰化縣從事設計相關工作者,不論是否設籍於彰化。凡符合以上條件,皆可透過線上表單報名。 資料庫將包括設計師專業背景、作品風格、工作經歷等資訊,讓公部門、機構與商業夥伴都能輕鬆發掘你的才華!透過我們的推廣,將會有更多合作機會向你敞開,擴大設計服務!此外,加入人才資料庫中還將享有多項專屬福利,包括優先邀請參加縣府舉辦之創意講座、工作坊等活動,並有機會接收政府補助資訊及行銷宣傳資源。 設計人才資料庫的啟動,將成為縣內設計師們展現創意、打開新機遇的重要平台,期望本次計畫匯聚縣內外各界設計菁英,推動文創產業的繁榮與創新,提升縣內設計人才的能見度與影響力。鼓勵所有符合資格的設計師踴躍參加,為彰化設計注入更多新血與能量。彰化縣文化局期待未來能持續發掘、培育、推動本地設計師在全國乃至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帶動地方經濟成長,欲報名者,請填寫線上表單申請 https://reurl.cc/myYO07 。 張凱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