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第六屆“台灣青年看武漢 魅力江城隨手拍”主題活動在漢啟動

PPE邦博新聞》12月13日,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指導,武漢台資企業協會主辦,武漢台資企業協會宣傳功能委員會承辦的第六屆“台灣青年看武漢 魅力江城隨手拍”主題活動在漢啟動。 為期4天3夜的活動中,5組在漢創業台青將變身“視頻創作者”,以真實的生活、創業經歷為藍本,通過手中的鏡頭看武漢、說武漢,以素人的身份,展現武漢的面貌,多方面呈現武漢這座長江經濟帶上核心城市的生機與活力。 開營儀式上,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副局長朱鳳蓮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在兩岸融合發展的潮流中,希望更多台灣同胞,尤其是台灣青年能夠主動參與,“用影片記錄武漢的生機與活力,用鏡頭展現在漢創業台青拼搏的青春,讓每一個在漢有創業夢想的台青,都能緊抓兩岸融合的機遇,在武漢這片熱土上盡情追夢、築夢、圓夢。” 據了解,參與本次活動的台灣青年大多已在武漢創業多年,從事科技、金融、醫療、文化、餐飲、家具等多個行業。武漢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蕭永瑞對參與活動的創業台青提出期待:用手中的鏡頭,記錄自己的創業經歷、勵志故事,讓更多台灣青年多維度、多視角、多元素領略武漢的真實面貌,“將武漢城市英雄之美、青春之美、活力之美、創新之美傳播出去,促進漢台兩地同心融合。” 隨後,台青代表王天山從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紅鳴手中接過營旗。他在採訪中提到,希望通過“隨手拍”活動,讓更多台灣青年意識到,武漢是一座極具包容力、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城市,是有意在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的理想之城。 當晚,台青們一同前往文體中心舉行飛盤趣味交流活動,各組成員互動PK,在運動和歡聲笑語中拉近心與心的距離,增加了解、增進友誼。 據悉,“台灣青年看武漢 魅力江城隨手拍”主題活動已歷經六度春秋,成為漢台兩地同心融合、共贏未來的靚麗名片。每屆活動中,台灣青年用他們手中的鏡頭,展現武漢人文風情和經濟發展新面貌,傳遞武漢城市魅力活力,讓更多台灣青年了解武漢、愛上武漢、紮根武漢,深化兩岸青年。

梅州代代人才出 客家武狀元李威光

(PPE 邦博新聞) 11月24日,媒體記者團前往華城狀元故居和長樂學宮進行參觀。華城鎮黃埔村的狀元故居,是清代武狀元李威光的故居。2010年,該故居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華城鎮狀元品牌的旅遊景點之一。 據說李威刀、槍、棍、棒、騎射皆能,武藝出眾,在故居里,我們透過練武的器具,一件件官服及各種匾額,領悟到了武狀元勤學苦練、精忠愛國的一生。他的傳奇故事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參觀完武舉人的故居,媒體記者團又馬不停蹄的來到了華城的長樂宮,長樂學宮始建於1469年,距今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長樂學宮是一座黃瓦紅垣的宮殿式建築。 建築物沿中軸線依次排開,布局嚴謹,氣勢磅礴。它按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風格建造,是當時嘉應州(今梅州)最大的文廟學府,也是清代嘉應州狀元、榜眼的孕育之地。長樂學宮裏目前主要以儒學文化、五華歷史和科舉時期五華取得功名的人物等介紹,展示客家人的崇文重教精神。 在西廡的展廳裏,展示了客家武狀元李威光的塑像和他勤學故事。世異時移,長樂學宮歷經500余年滄桑變遷,現仍靜靜地矗立在原地,它不僅是五華歷史文脈傳承,更是當地人民在風雲激蕩的歲月中進行革命、建設的光輝歷史見證。 行程至此告一段落,「客都梅州美麗鄉村行」一路的感觸頗深,無論是古老建築還是人文精神、無論是歷史變遷還是舊貌新顏,都在詮釋了客家人吃苦耐勞、積極向上、聰明智慧的優良品德。他們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披荊斬棘、艱苦創業,開辟了客家新天地,鑄造了堅韌不拔的客家精神。 他們不忘初心,堅守家園,率先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品質,以「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的客家精神」跨越了兩千余年的移民、中原、嶺南文化的超越跨界。 客家人經過歷代長期艱苦奮鬥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驗和磨煉,使客家人自始至終帶有一種浩然正氣的民族節操,他們崇尚忠義,反抗壓迫,義不帝秦,同仇敵愾,愛國愛鄉,註重武術的凜然自傲之氣,使他們成為「民族心理發展中的一群勇者」。 客家先民來自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雖經輾轉流徙,其文化氣質不變,他們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祖先,隆師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氣息使他們成為「優者的遺業與涵儒」。客家精神膾炙人口、舉不勝舉,願客家精神不斷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梅州美麗鄉村行 走訪梅州臺資企業

(PPE邦博新聞) 「客都梅州美麗鄉村行」主題活動走進梅州,台媒及自媒體人齊聚梅州,聚焦美麗鄉村建設,為梅州市鄉村振興、農旅探索建言獻策。各家網絡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團,就梅州市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進行了采訪報道。 梅州被譽為「世界客都」擁有千年人文底蘊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在本次活動中,臺灣人民報等媒體記者團對梅州諸多農村產業樣態進行了深入考察和調研,包括星森福農林發展有限公司明山茶廠、梅州市源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李惠堂故居、奧體中心、橫陂足球小鎮、廣東五華熱礦泥溫泉渡假酒店、臺創園等。 11月21日早上,我們來到山清水秀的西陽鎮明山村星森福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的明山茶廠,這是由臺灣嘉義大學的機械工程學碩士彭瑾瑜和父親彭德勝親手打造的臺資企業。19年前,祖籍蕉嶺的彭德勝從臺灣來到明山嶂一鋤一鐮一鏟開荒種茶,一幹就是14年。 2003年,彭德勝萌生了回梅州尋根的念頭。梅州清新秀美的山水、熱情好客的客家老鄉、熟悉的客家話和相似的客家美食,深深吸引了他。幾經尋覓,明山嶂幾近零汙染,具有種植東方美人茶及有機烏龍茶的先決條件成為他心儀的創業福地。 2013年初,正在臺灣攻讀機械工程學的彭瑾瑜被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動,毅然來到梅州支持父親的茶場,選擇了跟父親肩並肩創業。靠著吃苦精神,從父子倆從最初的寢食難安到漸入佳境,公司逐漸步入正軌。 如今,父子倆用地道的臺灣茶種、純正的臺灣製茶工藝,製作出了香型獨特、湯色漂亮、茶底醇厚的臺灣特有的青心烏龍茶、東方美人茶等,在梅州的茶產品中獨樹一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每次茶葉甫一製好,很快就被熟客訂購一空,供不應求。在彭德勝和彭瑾瑜身上,我們看到了客家人刻苦耐勞、團結奮進的特性,他們是「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影響或選擇下的適者」。 ▲客都梅州美麗鄉村行媒體合拍(圖/陳裕隆) 緊接著,我們前往位於梅江區第一高峰銀窿山的梅州市源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源自然茶場,也是現在新晉的網紅打卡景點,它不僅是省級休閑農業於鄉村旅遊示範點,還是一家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茶文化傳播於一體的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重點林業龍頭企業,2017年通過綠色食品安全認證,加入農產品地理保護標誌。 走訪人員一行參觀了源自然茶業種植基地和「栢宮源」名茶茶藝製作生產車間、測試室、無塵防護室,與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和綠色食品產業市場情況,據陳總介紹,「柏宮源綠茶」作為高端嘉應

梅州美麗鄉村行 走訪百年客家傳統圍龍屋 見證客家文化演變

(PPE 邦博新聞)梅州美麗鄉村行23日來到興寧市葉塘鎮磐安圍,參觀客家古民居。千百年前,客家先民一路南遷,篳路藍縷,在客家地區開辟出一片天地,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圍龍屋就是最好的見證。 如今,在梅州城市邊緣的郊區和農村,依然可見許多像仁厚溫公祠那樣的圍龍屋,它們大多依山麓逶迤而建,各自成幢又相互守望,成為梅州客家文化特有的符號。圍龍屋承載著一個家族的希望,見證著這個家族的興衰、族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對於從圍龍屋走出的客家人而言,圍龍屋是深紮於心的根。 臺灣人民報 為人民喉舌、為人民服務、爭兩 走進興寧的磐安圍,便可以看到房內雕梁畫柱,非常精美。據了解,屋主人刁氏在建房時選材極慎,對基礎建材質量要求極高,每塊石均由江西經人力運來,所用材料都需她一一檢驗。據說檢驗木頭時她用腳踢木,能滾動者必圓直、實心,方能用於建房。磐安圍廳內棟梁雕龍畫鳳,雕花屏風,顯得古樸典雅,充滿客家韻味。 記錄著滄桑歲月的圍龍屋,樸實自然地鑲嵌在梅州市區和秀麗的山村中,以其形式多樣、風格獨特、文化內涵豐富等特點成為中國古民居建築的一朵奇葩,充分顯現出客家先民的高超智慧和偉大創造力。 我們還前往了熙和灣客鄉文化旅遊產業園,它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以客家文化為主題,集旅遊、休閑、體育、度假的綜合性產業園區。在這裏,媒體記者團參觀了客家特色古民居,觀賞了客家生活用品和農耕用品,體驗了客家民族民風,了解到客家名人的光輝形象和豐功偉績,大家紛紛表示這裏是了解、學習客家文化的好去處。 最值得一提的是展示了全國各地及海內外地區的精品花燈的花燈樓,它是熙和灣標誌性建築,是展示海內外花燈文化風情的博物館。走進博物館,大家盡覽中國民間工藝瑰寶——花燈的傳承發展和獨特魅力,讓我們在山水間體驗獨特的客家民俗,獲取傳統客家文化熏陶,小小花燈無不展示著客家人勵志奮發,崇文圖強,用勤勞智慧開創美好家園的美好心願,它使優秀的客家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梅州美麗鄉村行 走訪梅州五華縣足球之鄉 從小培養足球人才

(PPE 邦博新聞) 梅州是中國現代足球發源地,是亞洲球王李惠堂的故里,我們有幸前往李惠堂故居進行參觀。 李惠堂故居為客家地區常見的圍村建築,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故居中棟右廊房為李惠堂幼年時住房,右橫屋門側狗洞是李惠堂幼年時練射的「球門」,簡單的擺設顯示出客家人樸實樸素的家風,唯有畫屏和中廳門額兩邊分別鑲嵌「修禮」「儲慧」「陳義」等木匾,這些詞,吉祥而大氣,體現了客家傳統的價值觀和註重修為的文化意識。 所以球王為人儒雅有禮,球德高尚,自有一種風度。193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國際奧委會會員,這些都與李惠堂的成績分不開。 許多客家人雖身在異邦,但始終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教導子女溯本思源、尋根問祖。許許多多和李惠堂一樣的客家人熱心鄉梓,樂善好施,用自己的行動帶動了梅州足球之鄉的萌芽發展,善舉多多。 隨著客家地區足球事業的發展,五華成為了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中甲球隊和女超球隊的縣,現在,足球已成為梅州第一運動,足球人口占梅州市總人口的28.3%,居廣東21個地級以上市首位,其中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人數更是達到25萬人。 2022賽季中超聯賽,作為三大賽區之一的梅州五華奧體中心,完善的球場設施、防疫措施以及後勤配套,令廣大球迷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猶如蓮花瓣的體育場館的面世源自一座城市對足球的深情與熱愛,寄托著每一個梅州人對梅州足球振興的深切期盼。 媒體記者團還在全國唯一以足球為特色入選的全國第一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橫陂足球小鎮進行了參觀。 2015年,在國家特色小鎮戰略和梅州振興足球戰略的共同推動下,五華橫陂足球小鎮項目應運而生。 當我們走進會客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碩大的沙盤,在這裏我們看到了整個五華橫陂足球特色小鎮現在的建設進度和未來的規劃,這裏也是很多球員夢的啟航點,孕育著未來和希望。 小鎮內建了先進的人球分析系統(也稱為智慧足球工場),通過借鑒德國先進的數字化足球分析功能,構建全國首家人球分析和模擬系統。 系統可為運動員提供準確的訓練科學數據,幫助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水平。這裏有為了夢想而奔跑的客家少年伢,有為了讓振興足球的心願實現而努力的客家隊員們,他們從來都沒有停下過腳步,咬牙堅持,或許,會有越來越多客家口音的球員從這裏走向各大聯賽的綠茵場。

蔡政府擋小三通 金門人也要白紙革命

(PPE 邦博新聞)因應疫情所需而暫停關閉的兩岸小三通,已經造成金門地區觀光產值70多億元損失。不止金門、馬祖民眾反映,臺灣本島許多民眾也都在反映,希望蔡政府能夠盡快開放,但閣揆蘇貞昌卻施政總質詢卻稱,小三通之所未能開通,是大陸海關檢查、證照檢查、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安全檢查及航空港口保安已經解散,所以通不了。但根據台商親自前往大陸小三通碼頭查看海關檢查是否已經撤除?答案是仍然在小三通碼頭運作中,所以蘇貞昌所稱的小三通不開放是對岸的問題,根本就是在欺瞞推託。 金門、馬祖地區民眾非常期待小三通的復航,至少在農曆春節以前,更希望藉由小三通的開通,磨擦出兩岸和平的火花,藉這一點點、一絲絲的線,讓兩岸和平,不要起戰爭。立委陳雪生就說,大陸近期發生白紙革命,希望行政院能夠聽到金馬民眾的心聲、體察民意,難道也要金馬民眾發起白紙革命嗎? 臺灣對於其他國家民眾早就開放邊境,免去隔離防疫措施,卻獨禁止兩岸民眾自由往來,金馬民眾可以理解蔡政府為了選舉相關考量,不開放小三通,但是現在選舉已經塵埃落定,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應該要苦民所苦,體諒大陸台商、臺幹,因小三通可以省下返往的時間和金錢。陸委會邱太三宣稱說會找個適當的節日開通,卻是一再推諉,馬上冬至、新年又將到來,還是沒有準備開放小三通的跡象,因為蔡政府根本無視金門、馬祖民眾的需求,反正民進黨從來也沒在金馬贏過選舉,不開放小三通又能如何? 從小三通的萬般阻擋,到許多政策的擾民、害民,民進黨政權的施政可說劣跡斑斑,光是這二年防疫政策的失敗遭致民眾的不滿,就足以讓民進黨在這一次九合一選舉嚴重挫敗,臺灣民眾在疫情期間因為口罩、疫苗的欠缺,導致許多生離死別場景不停在你我周遭上演,早上確診、晚上死去、隔天被迅速火化,親人都來不及好好哀傷悼念,就因為疫情嚴重而不能辦一場告別式,而抱憾終生。 金門縣長選舉期間,兩位候選人陳福海、楊鎮浯都把開放小三通當作是政見發表的首項,而國臺辦早已說明只要臺灣當局願意放寬,國臺辦沒有阻止的理由。兩岸的敏感度,原本就是和國際社會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蔡政府雖緊縮但民間交流則一向熱絡,到現在國臺辦方面還是給了台商有很多的便利,小三通重啓可以視為兩岸重回談判桌的試金石,至少有交流的機會誤判的時候就少,給了雙邊會談的談判場合。開放小三通不應該再推諉,春節假期期間就是一個很好的理由,返鄉是中國人最好的理由,小三通至少是個開始,蔡

第十屆海峽青年節•海峽氣象青年彙在福州舉行 

(PPE邦博新聞)融出新氣象,展現新作為。為深化閩台氣象科技交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12月2日,第十屆海峽青年節•海峽氣象青年匯——“海峽氣象青年說”在福州舉行。 據了解,本次活動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設置了福州主會場和台北分會場,兩個會場視頻連線進行,為促進兩岸交流、交往、交融,搭建起了雲紐帶。活動邀請了海峽兩岸氣象、生態等領域的優秀青年代表、專家等共聚一堂,回顧展望了兩岸氣象、農業等領域的合作,並共同探討氣象服務新思路,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道路。 讓“風景”變“前景”氣象助力馬祖海島旅遊發展 一條氣象指數預報,帶活一方旅遊發展;一份氣候品質評價,推動當地“美麗經濟”……“氣象+旅遊”融合發展正在成為旅遊經濟中增長最快、最富活力的新發展方向之一。 為推動氣象旅遊服務智能化,福州市氣象學會與馬祖導遊協會、馬祖野鳥學會首次聯合製作和發布馬祖觀賞星空、藍眼淚、日出、日落、燕鷗和海釣等6大旅遊氣象指數預報,綜合考慮氣溫、濕度、降雨、能見度等要素計算氣象觀賞條件,為馬祖居民和遊客提供優質準確的氣象服務保障,促進馬祖海島旅遊高質量發展。 福州市氣象局局長陳春寶表示,為進一步提升榕馬兩地氣象監測的精密能力,僅2021年就升級(改造、新建)38個自動氣象站,建設完成5套海基自動站和1套激光能見度雷達。同時建成全國首部S波段雙偏振相控陣天氣雷達和閩江口(琅岐)生態海洋氣象綜合觀測站。前端觀測設備佈設到位,後端“數字精靈”平台科學應用,惠澤榕馬圍繞的預警、預報、服務真真正正的流淌在兩岸科技交流、融合發展的康莊大道上。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福馬24節氣明信片,蘊含兩岸同源的農耕智慧,攬收福州、馬祖四時美景,讓我們從“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的節氣中觀察和思考,體會時序演變給兩岸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讓氣象為農服務助力兩岸民生髮展 近年來,福州市融入鄉村振興服務大局,圍繞各縣(市)優勢產業特色,深化“山海港·數字城”一縣一品特色氣象服務,充分發揮氣象為農服務專業技術優勢,依托福州市氣象局的低溫寒凍害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為農產業發展全程助力,一路貼心護航。 雪峰茶廠主理人林君盈帶著多年潛心積累的種植經驗來到現場和媒體人吼叔“茶話氣象”。活動中,林君盈向大家介紹了閩侯雪峰天氣景觀。她說道,福州的環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尤其適合茶樹生長,並且作為福州市優勢產業的茶葉,在產業發